【好文分享】5G及未来网络中的移动Web增强现实:挑战,机遇
本文是发表在《中国通信》2019年第9期的论文 Web in 5G and : , , and 的中文介绍。原文来自《中国通信》编委,北京邮电大学乔秀全老师课题组。乔秀全老师带领的课题组是国内最早开展面向移动Web平台的轻量化增强现实技术研究的团队5g移动通信网络概述,在国际上最先提出面向5G的“端+边缘+云”的分布式Web AR解决方案。
研究背景
面向移动Web平台的增强现实技术具有轻量化、跨平台性强、成本低的优势,将成为未来AR应用大规模普适化应用的潜在解决方案。实现移动Web增强现实技术的主要挑战在于移动Web浏览器执行引擎对于密集计算的低效性、基于云端的实时交互在当前移动网络中面临的高时延,以及缺乏标准化支持等问题。5G网络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型通信技术,如移动边缘计算,设备到设备通信(D2D)等,终端上的部分密集计算任务可以卸载到云端/网络边缘端来处理,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移动端侧计算受限的问题。在此背景下,将5G网络的各类新技术应用于移动Web增强现实系统,探索高性能,轻量级、普适化的增强现实技术具有重要意义。
主要贡献
本来首先概述了移动Web增强现实技术的最新进展,并详细讨论了其在4G网络下所面临的挑战及在5G网络下的机遇。而后提出了通用的增强现实服务提供框架(MWAR5)以提供可扩展、灵活且易于部署的增强现实解决方案,并在实际部署的5G网络中对系统性能进行了验证。在原型系统中,移动用户所发送的AR服务请求将通过靠近用户的边缘服务器与远端云服务器协作完成。具体来说,边缘服务器主要提供目标检测、特征提取、目标识别等功能,远端服务器拥有更强的计算力5g移动通信网络概述,还将完成模型训练等复杂任务。同时边缘服务器还将按需存储虚拟数据内容以实现快速分发,移动设备之间也能通过D2D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共享。实验结果表明,论文提出的MWAR5框架在帧率、时延、能耗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。5G网络下轻量化的增强现实技术值得深入的探索和研究,在本文最后,作者还分享了在系统开发和部署过程中的经验和见解,并对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。
原型系统
图1左侧为通用的增强现实服务提供框架(MWAR5)114移动站,由移动用户终端,网络边缘端和远端云服务器组成。服务请求将在边缘服务器端执行,以实现实时服务交付。远端服务器利用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等技术对系统进行优化。图1右侧为实验案例,用户只需要通过移动浏览器访问增强现实服务链接,并将摄像头对准特定的目标物体,即可触发增强现实服务,虚拟的3D模型人物将实时呈现到用户屏幕,同时用户可以与其进行交互。
图1 增强现实服务提供框架及应用案例
【论文信息】
X. Qiao, P. Ren, G. Nan, L. Liu, S., and J. Chen, " in 5G and : , , and ," China ., vol. 16, no. 9, pp. 141-154, .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,感谢您的查阅!